博士生姓名: 席辉
年级专业: 2020级民俗学
导师姓名: 萧放
开题时间及地点: 4月29日 线上
开题题目:陇右伏羲信仰文化空间的历史传承与当代重构——以天水伏羲祠庙为对象的研究
开题简述:
以羲皇故里天水为中心的陇右地区伏羲信仰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民众基础,据有史可考的记录,其自元代以来活态传承至今。本研究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陇右地区伏羲信仰的研究,试图达到以下学术目标:
首先,厘清民间信仰活动中文化空间的概念,阐述文化空间中所凝结的社会关系以及背后蕴含的意义与价值。
其次,通过系统搜集、整理与陇右伏羲信仰相关的国家正史、地方史志、金石碑刻、文人笔记、民间类书、考古报告与文物普查报告等文献材料,结合田野调查,较为全面的展现历史时期陇右伏羲信仰文化空间的流变,并分析其原因,以供学界研究借鉴。
再次,针对当代陇右地区现存两处伏羲信仰文化空间——伏羲庙与卦台山,将文化空间作为一面透镜,通过纵向时间维度与横向空间维度对比信仰文化空间中的显性表征“人、时、地、物、实践” 即官民态度、参与程度、时间规制、空间范围、环境状况、规模大小、历史传统、实践样态等要素,借以反窥其背后不同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与话语权力交织状况。通过文化空间变化过程,厘清民间信仰变迁的本质,并以点带面地窥探整个社区社会关系的变化。
最后,以陇右地区伏羲信仰活动为例,探讨人文先祖崇拜类民间信仰活动的当代价值,从它对地方文化记忆的承载,对区域民众地方感构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维系,对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基层治理的功效诸维度予以分层次讨论。
开题组成员:
朱霞(组长)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高丙中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徐赣丽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开题秘书:林加
博士生姓名: 周茜茜
年级专业: 2020级民俗学
导师姓名: 萧放
开题时间及地点: 2022年4月29日 线上腾讯会议
开题题目:
旅游中的故事:以贵州旅游叙事的建构及价值实践为中心的研究
开题简述:
近些年,国家文化旅游的建设思路一直围绕着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而受到国家行政和学术研究的瞩目。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设立,标志着旅游事业自此纳入文化体系建设范畴。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编制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基于此,本文分别以贵州省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景区为个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旅游景区田野调查,从景区“故事讲述”的内容分析视角出发,对旅游故事实践的生成条件和生成意义展开讨论。持续关照民俗学“文本-语境”的学术研究传统,从旅游解说词故事文本以及讲解员对于景区故事的讲述技巧和讲述语境出发,通过讨论故事文本结构描述,定义故事的层次本质,明确故事组成成分的各种关系,进一步明晰旅游故事形态类型、故事发展流线及故事信息传导等重构故事的生成逻辑,提炼总结出在多元的旅游故事类型中构建共同叙事元素的结构体系,探讨旅游故事实现价值传递和理性实践的叙事机制,最终讨论旅游叙事体现的国家话语和社会立场最终讨论旅游故事再生产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行动。
开题组成员:
朱霞(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高丙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开题秘书:
林加